国内娱乐公司正将焦点转向偶像培训市场,偶像产业成为了新兴的业务增长点,吸引了不少行业龙头公司的投入。乐华娱乐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在线股票配资配资网站,早在今年年初,该公司便与北京市朝阳区燕京实验中学展开合作,共同开设了面向初一和高一学员的艺术特色班。通过这一模式,乐华娱乐不仅能为学员提供全面的艺术教育,还能够在招生和培训过程中拓展其艺人培养和经纪业务。
这一合作班采用“艺能与学术双轨并行”的模式,确保学员能够在享有高水平艺术培训的同时,完成学术课程的学习。课程设置的文化课与专业课比例为6:4,学员可在燕京实验中学获得食宿和课程支持,乐华娱乐则提供额外的校外培训课程和定期艺术集训,学费为8000元/年。知名艺人如胡海泉、王晰、韩宇等也被聘为专家顾问,担任学员的艺术指导和培训。
展开剩余82%紧接着,香港的英皇集团也加入了这项合作,三方联合推出了2025年暑期的“青少年艺人培训班”。这一暑期班的招生范围扩大至全国8至18岁之间的青少年,课程涵盖表演、声乐、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。英皇集团的高层霍汶希与乐华娱乐的CEO杜华共同为这一项目站台,并亲自担任演艺顾问,推动了这一计划的进一步实施。此外,暑期班还邀请了香港演员陈国邦等明星进行表演工作坊指导。
与乐华娱乐同步,华策影视也在今年4月推出了其“新星计划”,针对全球14至24岁的年轻人招募学员,计划通过三年的全日制学历教育培养全素质、国际化的艺人。这一项目的最大亮点在于其保障学历,确保每位学员在接受艺能培训的同时,能够获得正规的学历证书,并且有机会通过高考或艺考继续深造。与乐华不同,华策通过独立的影视资源和系统化的培训体系,为学员提供了更多的上升空间。
乐华和华策的偶像培训计划虽然都在培养未来的艺人,但其侧重点却有所不同。乐华更注重艺人文化课程的结合,并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将风险转移,使得前期投入更加安全和可控。而华策则依托其强大的影视制作资源,在偶像培养的同时为学员提供更多的演技培训,期望打造更多的综合型演员。这两家企业的不同选择,反映了他们对未来偶像产业潜力的不同判断,也表明了偶像行业在国内市场的复杂性和多样化。
在国内的娱乐行业中,偶像培训市场的竞争逐渐白热化。乐华的“韩系造星模式”借鉴了韩国成功的偶像培训体系,但国内市场与韩国不同,缺乏成熟的偶像文化和充足的舞台机会,这导致乐华的偶像培养模式面临着较大的挑战。尽管乐华与中学合作能够分担一定的风险,但艺人培养仍然需要高投入,而回报周期较长,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。
与此同时,华策的进军偶像培训行业似乎更具战略意义。作为影视制作公司,华策一直以来都在影视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。然而,近年来影视市场的低迷促使其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。通过推出偶像培训计划,华策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自己的艺人资源,还可以在影视项目中拥有更多的演员选择,这种“曲线救国”的方式让华策的产业链更加完整。
然而,偶像培训市场真的能够成为一条可持续的盈利之路吗?从市场环境来看,国内的偶像产业目前主要分为三种模式。乐华代表的“韩系派”依赖于偶像的早期培训,而时代峰峻的“养成系”则提供包吃包住、免费培训的待遇,SNH48则采取了“日系派”的策略,提供底薪和直播收入等多元化收入来源。这三种模式各有特点,但都面临着资源稀缺、舞台机会有限的挑战。
乐华的模式,尽管具有一定的吸引力,却也存在不少隐忧。由于缺乏长期的艺人演出机会,国内偶像产业面临着“通货膨胀”的困境,即艺人过多而舞台资源匮乏。此外,乐华在艺人训练和出道的前期投入极为庞大,但艺人是否能快速“回本”仍然是个未知数。例如,乐华旗下的女团EVERGLOW的中国籍成员王怡人便透露,自己出道六年仍然是“0工资打工人”,尽管站上了舞台,但公司的投资仍未完全“收回”。这一情况显示,偶像产业对公司和艺人来说都是一场豪赌,前期投入和回报的周期较长,且回报的不确定性高。
对于华策来说,尽管影视行业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,但其偶像培训计划仍然充满潜力。华策不仅依托强大的影视资源,还通过引入偶像演员培养的成功案例,如虞书欣的爆红,证明了偶像-演员的“复制路径”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。然而,随着选秀综艺的停播,新人偶像的曝光机会大大减少,华策的这一策略能否在未来取得成功仍需观察。
总的来说,偶像培训市场充满挑战与机会,尤其是在国内市场,舞台资源的稀缺和艺人培养的高投入仍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。尽管乐华和华策都在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切入这一市场,但在没有完善的偶像文化和足够的演艺平台的情况下,偶像产业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。对于那些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来说,闪耀的舞台背后,可能是充满艰辛与挑战的成长之路。
发布于:福建省金港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